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创新培养卓越法治人才 ——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 黄楠)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对高等教育、本科教学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2018年9月,我校以启动十门“种子课”建设为契机,全面推进“课堂教学革命”。通过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教学方法研讨、智慧教室使用等方式促成实体课堂教学方式改革。通过加强线上课程建设,开辟公共课学习资源板块,提供学生自由观看、学习的网络课平台,极大增加了课程辐射度与利用率。“把过去传统的课堂传授改造成一种互动的、及时交流的课堂,学生能从中能够获得更多的启发。”校长马怀德说。
2017年5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培养大批高素质法治人才。“十三五”期间,中国政法大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建设一流本科教育行动方案》《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行动方案》为纲要,以本为本、强研创优,全面打造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在2018年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四型人才”导向的“四跨”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获一等奖,《“学训一体”法律职业伦理教学模式的开创实践与创新推广》获二等奖,法学教育获奖成果数位居全国法学院校第一。在2017年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我校《国际高端法治人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6项成果获一等奖,《立德树人,德法兼修,协同培养卓越法治人才》等6项成果获二等奖。
——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同弦 探索德法兼修新模式
我校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逐步形成了“坚持四个重点,做好质量攻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即把思政课作为重点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重点学科、把思政课教师作为重点队伍、把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重点学院,不断提高学校思政课质量与水平。
“在思政课改革创新上,我校注重突出三个‘新’,一是突出‘课程新’,我校入选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基地,首开研究生公共学位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二是突出‘形式新’,改革传统教学方式,探索运用‘微课堂+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大力开展慕课建设,推广思政课微信公众号,开展课堂实践教学,成立全校性学生社团组织‘知行社’,等等。三是突出‘服务新’,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科和资源优势,组织成立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教师宣讲团,已在校内外开展宣讲95场次,深受师生欢迎与社会好评。”党委书记胡明在就新时代思政理论课建设问题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如是说。
——与创新改革同伴 引领中国特色法学教育
在端升楼一层悬挂着一块匾额“课比天大”。在我校,“课比天大”这四个字是学校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忠实践行,是教育教学中最核心的价值定位,同时也是法大人在潜心育人上的宽广格局。
“十三五”期间,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健全人格教育观为理念,以重大科研成果转化为抓手,三维建设一流课程体系。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北京市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8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
法学教材是对学生影响很大的载体。在教材建设方面,中国政法大学编写立足中国法治实践、体现中国风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系列教材,注重在传递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十三五”期间,共建成精品教材85本,包含校级精品教材47本、北京市精品教材10本、“马工程”重点教材及配套教材8本、国家级规划教材20本。
法学教育不能停留在课本上。学校将法律实务部门拥有的优质司法资源大规模地反向“请进来”引入高校,让原始案例卷宗、同步直播的庭审实况和庭审实况录像等优质司法资源进入高校、进入课堂,融实践教学和理论知识教学为一体,将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法学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目前,我校与57家法院签订协议,直播庭审近1000场;与86家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签订卷宗共享协议,现拥有卷宗近7万套。
——与国家重大战略同频 聚力亟需人才培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加快推进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加强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十三五”期间,我校着力构建多层次、多维度、个性化的推进“高精尖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联手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国际法学院设立了“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实验班”,在西班牙语特色人才培养实验班的建设基础上,形成“法学+外语”的复合型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六年制法学实验班从2018年底开始,选派同学到海外律所进行为期3个月以上的集中实习,为大型央企在当地的航空、银行、水利等项目提供法律服务。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校内+校外”“国内+国外”等创新联合培养涉外法治人才模式的探索努力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会逐步成为法大的一张亮眼的名片。
除了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外,我校在其他领域的法学人才培养也在积极回应国家发展战略导向。2018年,纪检监察学交叉学科更名为国家监察学,增设党内法规、监察法等研究生招生方向。2019年,我校与最高法和最高检合作开展全国唯一的“应用型法学博士研究生”招录培养改革试点项目,为实践领域培养专家型领军人才。同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全国唯一的“深化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回眸“十三五”,我校人才培养工作模式特色鲜明,思政体系日益完善,“课比天大”深入人心,课程建设成绩突出,教材建设成果丰硕,实践教学理念先进,国际交流不断提升,质量保障坚实有力。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离不开全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机制。展望未来,我校将坚持以坚定不移推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校重要讲话精神走向深入为主线,坚决落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要求,坚持学生法学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同向发力,探索培养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新路径,为开启法治中国建设新征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