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决策部署,教育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后发展地区主要包括边远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城市新增人口集中地区。他们的教育发展程度,决定着我国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底线、进程。因此,有针对性地对这一类地区进行研究规划,对“十四五”时期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
后发展地区在教育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由于自然地理环境恶劣、历史文化教育不同等因素,形成了资源供给与配置、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发展极不均衡、不充分的共性问题。后发展地区应立足实际,科学编制“十四五”教育规划,为推动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育质量和公平内涵不断提升布局谋篇。
“高质量教育体系”对于后发展地区提出了扎根实践和注重本土差异化的要求。后发展地区编制地方“十四五”教育规划应对标、对表、对题、对需,深刻领会新形势、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和新要求。以“缩小差距”“补齐短板”为目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和动力,力求系统性、连贯性和适切性,在继承中创新,在稳定中进取。
系统性强调兼顾教育外部性环境和内部性因素,注重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有效联动,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的紧密联系,远景目标与阶段目标的协调统一。“十四五”教育规划作为新阶段的起点,最终指向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的目标。后发展地区“十四五”教育规划应充分理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内涵,特别是乡村振兴、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国土空间布局、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与教育发展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例如异地搬迁、新型城镇建成后的义务教育布局与流动人口、学龄人口需求的匹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发展;国土空间布局大背景下学校布局、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的匹配;统筹兼顾生态文明建设与地方产业布局要求下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调整高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强工科类和区域特色专业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等。教育规划要把教育作为新发展格局的优先因素和内生变量,进行系统设计。
连贯性强调突出巩固教育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序衔接。“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因此,“十四五”教育规划应更注重教育发展的连贯性,既汲取已有的优势与经验,又面向未来发展的各阶段目标,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充分发挥制度优势。
在巩固教育脱贫攻坚的成果、返贫防控和乡村振兴的衔接机制方面,一方面延续并优化现有的好政策,另一方面构建普惠型政策与专项型政策的协调供给,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需求。例如,优化教育对口帮扶制度,提高后发展地区内地班的办学质量;东西部协作招生政策兼顾援助方与受援方的经济与市场变化,随时动态调整;通过激活中小学办学活力保障控辍保学的常态化实现;精准资助落实到位,提高各级各类教育的标准化水平;职业教育持续确保贫困家庭“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教师招聘方式、编制设置、培训发展及待遇政策随着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稳步推进招生考试、人才培养、教师考评聘等相关优惠性制度的贯通性改革。
适切性强调因地制宜,适配本地化需求。后发展地区应立足当地,实事求是,本着当地发展的实际特征和发展起点进行教育规划。对于目标,既不过度拔高、盲目追赶,也不过度降低。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在这种新形势下,后发展地区大部分处于边远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共存。当前,教育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国家“四点一线一面”教育布局结构不断优化。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的新时代教育发展空间布局基本形成。在此基础上,后发展地区的“十四五”教育规划应全面深化依法治教,以法治为保障,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全面推广国家统编三科教材,统筹大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体化建设,铸牢各族师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探索开展网络条件下的精准扶智,深化“三个课堂”应用。此外,在乡村振兴中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挖掘当地自然环境、乡土民族等人文资源,开发与当地社会文化和民众交往适切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实现“五育”并举,并由此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朴素情感。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王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