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校在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召开了2013年学科建设工作暨“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动员大会,大会围绕学科建设和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两个主题展开。一方面,大会肯定了近年来我校学科建设工作取
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教育部学位中心第三轮学科评估工作中我校参评学科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明
确了今后我校学科建设工作的任务和思路;另一方面,大会对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进行了动员部署,明确了司法文
明协同创新中心下一步的建设任务。
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郭新立,我校党委书记石亚军,校长黄进,副校长朱勇、
张柳华、张保生、马怀德,党委副书记高浣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胡明,副校长李树忠出席了大会。院、部、处、所、
室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校级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负责人及带头人,以及学科秘书、学生代表参加了大
会。大会由副校长张桂林主持。
会上,马怀德作了学科建设工作总结报告,他对我校2001年来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进行了概括性总结,用详实的数据
分析了我校学科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指出了我校学科建设工作中存在的学科建设意识不强、责任主
体缺位、学术团队结构失衡以及学科评估工作重视度不够等问题,并对我校未来学科建设工作的思路和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
会上,张保生作了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动员报告,对“2011计划”进行了解读,围绕中心的组织结构、基础条件、
研究领域、建设目标对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进行了详细介绍。
大会对在学科建设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进行了表彰。获奖集体和个人代表对本单位和本学科的建设工作进行
了总结发言。
郭新立在讲话中用“辉煌巨大”四个字赞扬和肯定了我校近几年来学科建设取得的成就。他指出,学科是实现大学功能的
基本单元,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水平大学,首先要建设高水平学科。他要求高校在下一步的发
展中,要逐步实现由以规模扩张为代表的外延式发展向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的转变,通过推进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他在讲话中指出,“2011计划”为我国提升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了理念,
提出了思路,他希望学校通过“2011计划”机制体制的创新,实现学校创新能力提升方式的变化和大学发展方式的变化;通过
协同创新引领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通过学校创新能力的提升引领国家的创新型建设、创新体系的建设。
会上,黄进对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明确目标,要求我校法学学科在下一轮评估中,要确保实现无可
争议的排名第一的发展目标,政治学要争取进入全国前五名的行列,其他学科要通过建设,排名不断向前迈进;二是坚持以法
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三是改革体制创新机制,整合优化法学学科资源;四是处理好学科建设中“学者、学
科、学术、学风、学生”之间的关系;五是高度重视跨学科路径,重视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切实实现五种转变,
即以学科为导向向以问题为导向的转变、以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的转变、以单打独斗向团队合作的转变、以注重务虚向注重务
实的转变、以偏重传承向注重创新的转变。
最后,石亚军指出,“2011计划”为我校的学科发展创造了一种新的体制机制,明确了学校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即提高
学科竞争力、提升学科贡献力。他要求,全体教职工把法大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纳入到“2011计划”的境界和轨道,克服学科
离散壁垒、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关联度不高、培养跨学科人才的支撑力不大的缺点,实现学科范式促进、交叉和整合的转变,汇
聚学科队伍,创新学科机制体制,打造创新平台。他希望,全校师生站在历史的宏观视角和时代的改革潮头,以极大的勇气和
魄力开拓创新,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谋求跨越式发展,撞击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目标模式、政策环境、制度张
力,破解妨碍和禁锢学科整合与创新发展的路径依赖、体制障碍、离散壁垒、优势陷阱,构建科学性办学理念体系、协同式学
科发展结构、整合化资源配置模式、创新型运行体制机制,开创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新的内设格局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