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 EN

“211工程”与学科建设简报第2期


“211 工 程”与 学 科 建 设
  简  报
  第  2  期
  中国政法大学“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     2006年3月
  ――――――――――――――――――――――――――――――――――――――――――――

  目   录

  我校“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我校召开新学科点建设工作会议
  211工程与学科建设领导小组继续开展学科检查评估工作---刑法学科
  我校顺利完成北京市重点学科中期检查的汇报工作
  相关报道


我校 “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工作会议

  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211工程建设,并以此为契机推进学校各项工作进展,317日,我校“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昌平校区召开。会议就我校加入“211工程以来各项目建设情况作了总结,并就下一步规划进行了研讨。校党委书记石亚军、副校长朱勇、张保生、张柳华、高浣月等“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出席会议。会议由“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朱勇主持。
  朱勇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我校“211工程的整体情况。按照教育部要求,我校十五期间“211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我校“211工程项目启动以来,确立了以重点学科建设为主、公共服务体系为辅的原则,其中重点学科建设以我校现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为主,兼顾有发展潜力的校内重点学科。2005年我校以两个重点课题和两个公共服务体系为基础申报了四个项目:转型时期中国法制环境的完善和谐社会与法治国家图书文献信息资料源的建设以及法学教育科研信息平台建设。其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是2005年我校 “211工程
实施的核心。
  “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曙光介绍项目进展情况,他指出,我校重点学科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项目管理上制定了管理办法和审批制度,通过监控体系和定期召开会议来严格要求“211工程的建设,目前大部分子项目单位能够按照有关要求开展建设工作,资金使用情况也较为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李曙光主任还提出我校“211工程建设的下一步规划,要求在顺利完成十五”“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总结经验,确保十一五”“211工程
的高效开展。
  张保生副校长就公共服务体系进展情况向校“211工程
建设领导小组作了说明。公共服务体系下设的图书文献信息资料源和法学教育科研信息平台建设计划已准备就绪,建设工作即将全面展开。法学教育信息平台建设包括法学教育、精品课程、电子实习法庭、远程会议资源共享以及高校法学院联盟等。他强调公共服务体系需要资源共享,即建立相应的子系统,立法、司法、法律新闻和法规咨询服务系统进行紧密合作。
  重点学科项目负责人代表樊崇义教授向校“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介绍了转型时期中国法制环境的完善项目的建设经验。他提到,转型时期中国法制环境的完善
项目建设实行合同制管理,设专人管理财务。目前图书资料建设进展较快,已出版了一些最前沿的标志性成果,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调研及设备购置都按照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规定使用,总体上经费使用比较规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石亚军书记作总结讲话,他指出作为“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讨论工程进展并解决存在的问题,这对顺利推动以后各项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石亚军提出做好“211工程建设需要有五种意识,即机遇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经典意识、团队意识。他强调机遇不是光环,而是责任,要认识到差距,尽快提高学术建设水平。通过“211工程
这个平台作出标志性成果,提高成果质量,使之成为精品,更要成为经典,经得起时间检验。
  这是我校“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工作会议,领导小组成员们对“211工程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展开了研讨,为“211工程进一步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我校召开新学位点建设工作会议

  37日上午,我校新增学位点学科建设及研究生培养工作会议在学院路校区图书馆一层会议室召开。会议由研究生院和“211公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共同组织,副校长朱勇、张保生、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卞建林、“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兼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曙光、研究生院副院长王振峰、“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黄利、各新学位点所属学院主管学科建设和研究生培养的院长及各新学位点学科带头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卞建林主持。
  李曙光首先传达了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指出我校非法学学科在第十次学位点申报中取得重大突破,但申报工作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学位点的建设和管理,同时他对新学位点的学科建设工作提出了几点要求。王振峰就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应当注意的若干问题向各新学位点提出具体要求,包括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的开设、学习年限、考核方式、参考资料等方面。各新学位点学科带头人就新学位点建设及研究生培养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交流。

  最后,朱勇副校长指出,本次学位点申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但在新学位点的建设工作中应注意几个问题:
1、新学位点建设的工作重点是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性、高层次人才的培养;2、新学位点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既要体现一般规律,又要反映我校特色;3、应加强队伍建设,要有一支专业基础深厚、学术氛围浓郁、具有团队精神的学术队伍;4、重视学术研究,争取多出标志性成果;5、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总之,要把新学位点建设和学科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力争全面提高我校学科的核心竞争力。
  会议气氛热烈,富有成效,为新学位点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继续开展学科检查评估工作
---“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刑法学科进行评估检查

  2006313日,“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对刑法学学科进行了检查、评估。副校长朱勇、人事处副处长王芳、科研处副处长王日春出席了本次学科评估会议。
  刑事司法学院院长曲新久教授对刑法学的学科方向、学术队伍、科研成果、科研项目、人才培养、图书资料、学术交流等问题向校领导作了汇报。曲新久教授指出,刑法学是成熟的老学科,几个方向在全国有相当的影响和优势,应用型法学近年发展较快,但也存在学术队伍结构偏老、科研成果数量较少、科研项目数量不多等问题,需要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予以改进、提高。王平副院长对刑法学科的优势和不足进行了补充说明。王牧教授就刑法学科的发展形势、学科建设的定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李曙光教授肯定了刑法学科在学科建设上所做的努力,同时希望刑法学科分析现状、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在学科方向的凝练、人才的引进、科研成果的提升等方面下功夫,争取成为国家级重点学科。
  朱勇副校长对刑法学科的检查、评估工作会议作了总结发言。他强调,刑法学科定位为成熟的老学科是很中肯的,刑法学科的发展一直处于比较尴尬的境地,近年来虽有进步但并不明显。刑法学科近些年来总体发展的思路是正确的,脉络是清晰的,但中青年教师力量不足,学科主体方向(刑法学)相对于一流大学来说还有相当的差距。下一步,刑法学科需要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建设:1、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既要保持交叉边缘学科的地位,同时要下大力气加强主体学科的力量;2、人才引进工作应该加强,为此,人事部门应给予相应的关注,刑事司法学院也应注意本院现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3、加大支持力度,多出标志性的成果;4、加强各类交流活动,扩大刑法学科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影响。


我校顺利完成北京市重点学科中期检查的汇报工作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从3月份开始对北京市重点学科进行中期检查,我校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按照市教委的要求及时布置有关工作,我校两个北京市重点学科--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所属学院领导和项目负责人高度重视,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工作。322日下午,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黄利与两个重点学科的负责人王卫国院长和莫世健院长及部分学术带头人一同参加了由北京市学位办公室组织的重点学科的汇报和专家质询会。与会专家对我校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两个重点学科近三年在学术队伍、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平台、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发展和取得的成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就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北京市教委开展此次中期检查,是为了全面检查北京地区高等学校北京市重点学科项目的建设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学科点的建设和发展。

  相关报道:
  
1、北京市教委开展重点学科中期检查共建项目建设计划年度工作报告工作,我校民商法学和国际法学作为北京市重点学科,在211工程与学科建设办公室的统一部署下,密切配合、积极准备,顺利完成了中期检查报告和年度工作报告。
  2、根据211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2005]8号文件要求,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验收工作将在20064月至6月全部完成,2005年底新增的12所院校总结工作在20069月底以前完成。